眼睛耳朵类评价

视网膜发育损伤模型

斑马鱼是一类具有高度视觉的物种, 其视网膜与人类视网膜结构非常相似, 包括神经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神经视网膜有特征性的3层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 、7种主要细胞 (6种神经元和Müller's胶质细胞) 。由于斑马鱼的眼睛发育及形态结构等与人类有相似性,并具有易于繁殖、生长发育较快、眼睛较大、易于观察等优势,斑马鱼成为了研究人类视网膜发育的一种理想模式生物。多氯联苯(PCBs)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半挥发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在日本和中国台湾都曾发生过因食用 PCBs 污染的米糠油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视力下降、视觉识别记忆受损等。

 

视网膜湿性黄斑变性模型

氯化钴是广泛使用的化学缺氧模拟剂,其钴可以取代特定前体羟化酶中的铁离子,使羟化活性失活。缺氧条件下,能够诱导转录因子(h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诱发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湿性黄斑变性有3个指标:(1)采用转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绿色荧光斑马鱼,可在荧光显微镜在观察到缺氧的斑马鱼视网膜血管明显增多增粗;(2)同时制作病理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3)检测hif、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

眼损伤模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作为常用的增塑剂来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强度。研究表明,DBP 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和致哮喘的作用,染毒后尤其容易使机体的眼部细胞发生凋亡,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以诱发斑马鱼眼细胞凋亡,模拟人的眼部疾病。用吖啶橙(AO)对斑马鱼眼部凋亡细胞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患有眼疾的斑马鱼眼细胞凋亡较正常斑马鱼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