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评价

背景目的

       痤疮是皮肤无法正常排泄油脂而引发的一连串炎症反应,是毛囊皮脂腺组织部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症状,主要发生部位为脸部和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旺盛区域。痤疮的临床表现不一,包括轻微粉刺,丘疹,结节,囊肿甚至瘢痕等。目前痤疮发病机理并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但公认有以下4种原因︰1)雄激素对皮脂腺调控异常;2)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3)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4)炎症免疫反应。

评价原理

       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的发生密切相关,它在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方面发挥特定的作用。痤疮丙酸杆菌通过刺激单核细胞及皮脂细胞中关键的炎症小体基因NLRP3和IL-1B来触发先天免疫,此外,它激活toll样受体( TLRs )和蛋白酶激活受体,并通过角质形成细胞刺激干扰素y、白介素((IL-8、IL-6、IL-12、IL-1)、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的产生。痤疮表皮杆菌还诱导角质形成细胞释放IL-1α,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粉刺形成。痤疮丙酸杆菌激活Th17和Th1反应,诱导IL-17和IFN-y同时分泌。在适应性免疫中,Th17细胞可通过炎症反应和皮脂稳态失衡的协同作用引起及加重痤疮,其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7及IL-22发挥重要作用。痤疮丙酸杆菌诱导斑马鱼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向皮肤表皮迁移并聚集。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的中性粒细胞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被明显观察,因此可以通过实时观察斑马鱼皮肤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评价供试品的祛痘功效。

案例展示

酪氨酸酶活性检测:酪氨酸酶的存在促进了黑色素的合成和黑色素基因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的使用PTU处理明显抑制了酪氨酸酶的活性,美白测试组在加入测试化妆品后,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